找准工作着力点 开创工作新局面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5-08-09浏览次数:1435

 

  江苏理工学院关工委

  我校在关工委自身建设的过程中,不仅加强组织建设,建立健全五项工作机制与保障机制,组建得力的工作团队外,还积极创新活动载体,不断探索工作路径,找准工作着力点,努力开创工作新局面。以四个一工程为抓手,组织发动老同志参与二级学院关工委育人工作;以八配合工作为平台,充分发挥委员单位(职能部门)的作用,使全校关工委工作呈现前所未有的生机与活力。 从工作实践中体会到:只有抓好二级学院关工委工作,调动委员单位的积极性,关工委工作才能落到实处,关工委自身价值才能得到充分体现,关工委自身建设才能夯实基础。

  一、以四个一工程为抓手,关工委育人工作落到实处

  青年是祖国的未来,青年人能否健康成长、成才,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能否成功和中国的前途命运。本着立足基层,注重实效的工作方针,校关工委在2012年工作计划中提出了以四个一工程为抓手,大力推进二级学院关工委工作常态化建设的意见。四个一工程的主要内容是:1.完成一项调查。各二级学院认真选取10个学习成绩较好的、10个学习成绩相对较差的、10个家庭生活条件较困难的、10个组织纪律性较差的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对这些学生进行一次全面的摸底剖析;2.组建一支队伍。针对选取的调查对象,组织有退休老同志参与、任课老师、辅导员、班主任以及学生骨干组成的帮扶队伍,点对点进行沟通和联系;3.采取一套措施。针对每一类学生,采取一套切实可行的帮扶措施,让优秀的学生更优秀,让经济困难的学生得到资助,让暂时落后的学生争取有明显的进步和转化;4.争取一批成果。通过四个一工程的深入推进,各项帮扶措施扎实到位,探索一条关工委参与育人工作的新途径,为营造良好学风、校风和育人环境尽责尽力,扩大关工委工作的影响力,积累经验和成果。

  按照学校关工委工作要求,各二级学院关工委都行动起来,围绕四个一工程内涵,以为学生服务,替成才铺路为出发点,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为核心,以学风建设为主线,以主题教育为载体,以队伍建设为保障,以机制创新为动力,努力创新关工委工作模式。在四个一工程活动推进下,初步形成学生有目标、能力有提升、困难有帮扶、心理有疏导、就业有保障、升学有出路的良好态势。

  化学与环境学院关工委针对10名学习较好的学生,采取精英教育、专业培训。聘请退休老教授徐培苍老师进行考研辅导和科技讲座。鼓励这些尖子学生参加研究生考试和参与高质量的科技竞赛。2012年,化工学院71名学生参加研究生考试,达到国家线41名,考取28名,一些学生考入“985”高校或者“211”高校。近年来,化工学院的学生在参加全国和江苏省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都取得优异成绩。

  艺术设计学院关工委针对10名生活较困难学生,采取积极的帮扶措施,聘请对学生有爱心、解决问题有思路的退休教师裴俊湍和谢芳、李琳等三位教师组成的帮扶组。他们积极为特困生提供勤工助学岗位信息,与社会企业联系,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从事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获得一定的劳动报酬,缓解生活困难。艺术学院还实行爱心基金制度,多渠道筹集资金,帮助当年没有获得助学奖励的贫困学生、家庭遭受突然变故的学生、突发严重疾病的学生,根据经济情况,分别给予300元至5000元不等的补助。学院筹集了爱心基金40960元,59名学生得到补助或资助。同时,他们鼓励贫困学生自立自强,自强不息,积极乐观。帮扶对象中的刘莉同学,由于各方面表现突出,被评为校自强之星

  机械学院针对10名学业较差的学生,在退休教师梁秀芬以及朱军、金添等老师的关心帮助下,与他们共同分析产生问题原因。使他们进一步端正学习态度,明确学习目标。并积极与任课老师联系,给他们开小灶、补漏缺。至今10名学业困难学生均在一定程度上学业状况有所好转,课程通过率显著提高,大多数同学摆脱了挂科的困扰,部分学生还通过了国家英语四级和计算机二级考试。有些学生在毕业前能修满学分,拿到学位,顺利走上工作岗位。

  教育学院针对10名组织纪律性较差、且有心理障碍的学生,聘请在学生中有威望、爱生如子、被誉为妈妈老师的退休教育师程华,以及方翰青、张珍等三位教师组成的帮扶组。他们对这些学生,不做简单的批评,而是从根源上分析原因,充分尊重他们的人格,帮助他们找准自身的优缺点,让他们在认清错误的同时,不自暴自弃,肯定自身的价值,积极改正不良习惯。教育学院还利用自身的优势,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积极开展心理健康讲座,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地谈心和心理咨询,解答学生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困惑,并对问题学生给予更多的爱心与关心,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及时给予充分的肯定,使他们感觉到老师的良苦用心,增强自身价值的实现感。

  在四个一工程推进过程中,各二级学院关工委在工作中不搞花架子,坚持以人为本,注重实效的原则,一切从本单位的实际出发,一切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成才着想,凡是有益于工作开展,凡对学生转化工作有促进的方式方法都可以试。计算机工程学院关工委对帮扶对象实行滚动机制,让更多学生受到关爱。人文社科学院关工委对优秀学生实行个性化辅导,对贫困学生实行亲情化关爱,对违纪学生实行渐进性导入,对学业困难学生实行实效性解析。数理学院关工委对优秀学生实行卓越提升机制,对经济困难学生形成导助机制,对学业困难学生采取“P2P”(点对点)帮扶机制,对问题学生建立家校合作教育机制。外国语学院关工委在工作中体会到:对优秀学生激励引导可以有力的引领学风、班风建设;对纪律性较差的学生持续关注,促其转化是整个学生工作平稳发展的基础;对经济困难的学生及由此引起的其他系列问题(心理障碍等)的妥善解决是彰显学校人文关怀的具体体现。

  在四个一工程推行过程中,退休老教师、老同志执着的工作态度、火热的工作热情、踏实的工作作风,为各二级学院关工委工作开展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他们充分发挥阅历优势、专业优势、威望优势、亲情优势、时空优势,在工作中遵循青年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认知水平,循循善诱地实施教育。他们主动和学生交朋友,与他们畅谈理想和未来,激发他们对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家庭和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加强个人的自控和自律意识。朋辈心理交流、交心,起到春风化雨,润物细无声的作用,学生乐于接受,勤于改正,从而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求知、学会健体、学会生活,激励他们健康向上。

  二年来,各二级学院关工委都能做到:提高认识,大力推进四个一工程实施;找准抓手,大力丰富关工委工作内涵;创新载体,大力深化关工委常态化建设。全校关工委工作呈现蓬勃开展的良好态势。四个一工程实施以来,由于人员到位、措施到位、工作到位,取得可喜的成绩,结出丰硕的成果。据2013年底不完全统计,全校11个二级学院关工委参与帮扶的四类学生440人次都有不同程度提高与转化。优秀学生受到更多激励,榜样作用尤为凸显。其中:52人加入党组织;40人考取研究生;74人次获得国家、省市科技竞赛奖;9人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学业困难学生,初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效率。其中:71 人次减少挂科现象;29人次通过国家英语与计算机等级考试。贫困学生通过奖贷补助等多种措施的落实,没有一位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掇学,其中落实生源地贷款59万元;勤工助学岗位57个;社会捐资20万元;自筹资金4万元;各类补助21万元。违纪与心理障碍的学生,通过疏导与引导,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激发他们的内在动力,基本改变原有面貌,克服心理障碍,遵章守纪,以新的姿态投入到学习、生活之中。其中彻底转变的54人;有所进步的53人。

  二、以八配合工作为平台,关工委工作有序推进

  我校关工委各委员单位(职能部门)都能积极参与关工委工作,根据关工委工作计划,结合本部门职责,寻求切入点,找准结合点,在为青年教师培养、青年学生教育方面搭建工作平台。组织发动有一定专长的老同志参与其中,尽其所能、老有作为、配合补充、形成合力、发挥作用。

  配合教务处搞好教学督导工作。校关工委以教学督导组为平台,一些退下来的老教授、老专家参与学校的教学全过程的督导工作。让他们参与听课、检查教学进度、作业批改、试卷质量、毕业设计(论文)等教学工作。通过教学督导,老教师与青年教师面对面的传授,心与心的交换。希望青年教师尽快度过教学关,尽快提高教学科研能力。老教师在培养关心青年教师成长过程中言传身教、尽师长赤诚之心。老同志无私敬业精神深深打动了青年教师。

  配合学生工作处搞好学生的教育与管理工作。学生处充分发挥关工委成员中一些有过学生工作经历的老同志的作用,让他们参与学生教育与管理工作。他们以强烈的事业心与责任感,丰富的人生阅历和受人尊敬的人格魅力,深入到班级,深入到宿舍,以爱生如子的情怀,润物细无声的工作,深深感染青年学子。退休教师龚爱蓉、张红玲担任兼职辅导员,他们借助学工处心理咨询平台,对一些学习不适应,情感困惑,就业困难的同学及时进行心理疏导,有效地为学生排扰解难,克服心理障碍。校关工委借助帮困助学平台,牵头联系常州体彩中心,设立了常州体彩助学金。根据协议,2011―2015年连续5年共计20万元用于资助我校贫困学生,每年资助20名,有效缓解了贫困学生的生活经济压力。在二级学院关工委参与工作的老同志,每当闻讯学生病重或家庭发生变故时,都纷纷慷慨解囊,积极捐款,献出一份爱心,表达一份心意。

  配合党委宣传部做好教职工和青年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组织12位离退休老同志成立宣讲团,在重大节庆日,纪念日开展节庆活动,组织老同志谈感想,作报告。每年七一,离退休老党员都会深入到基层,举行丰富多彩的党日活动,召开新老党员座谈会、报告会。老同志忆党史,讲历程;新党员感党思、谈理想。二代人面对面,情景交融,触景生情,互为促动。校关工委骨干金玉章老师给艺术学院新入党的35名预备党员提出了做到五个好、唱好三个歌的希望,即要求预备党员政治思想好、学习成绩好、日常表现好、群众基础好和综合素质好等五个方面来严格要求自己。唱好青春之歌、奉献之歌、光辉之歌来进一步完善自我、提升自我,做一名合格的新时代的大学生党员。校关工委常务副主任姚甫发老师到中德学院参加为留德学生举行的欢送会。他鼓励留德学生要专心学业,打牢专业及德语基础;乐于交流,学习西方先进技术与文化;心系家国,挺直炎黄子孙脊梁,保持中华民族精神。此一番语重心长的嘱托,令中德留学生倍受鼓舞。徐培苍老教授以志存高远、始于脚下,终身学习、重在实践为主题,结合自身经历,为学生作精彩的报告,深受学生欢迎。关工委老同志还多次召开学生和青年教师座谈会,大家在一起座谈与交流,共同的话题把大家的心紧紧连在了一起。形成了团结一心话未来,凝聚力量谋发展的心愿。老同志希望学生应牢记珍惜时光防虚度,祖国建设重在肩

  配合党委组织部做好新时期学生党员的组织发展工作。组织部聘请了六位离退休老同志为学校的特邀兼职组织员,并拟定《特邀兼职组织员职责》。六位老同志原来都是从事党务工作的,他们在兼职组织员岗位上一丝不苟,认真审查入党材料是否齐全、内容是否真实、手续是否完备、发展程序是否规范。找发展对象谈话,了解发展对象的入党动机、对党的认识和政治思想素质等,提出能否发展的审查意见。他们感到:能为党组织把关,能为新同志指路而感到无上光荣,也使他们焕发了青春,为党的事业做点事,心甘情愿。

  配合人事处做好人才强校工作。随着事业的发展,青年教师已成为学校一支重要的生力军和后备军。学校的重要职能之一是人才培养,需要一批支能教书、会教书、教好书的优秀青年教师队伍。急需解决两个现实问题,一是如何让他们站稳讲台,提高教学水平;二是结合自身实际完成角色定位,制定并实施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为了加强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作,人事处聘请20余老教授、老专家担任青年教师的导师,对青年教师进行传帮带。他们深入课堂、实验室,开展听课、评课及说课比赛,指导青年教师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省教学名师马建富教授为青年教师作了大学教师成长与发展专题讲座,督导组成员程华副教授为青年教师作了一场精彩的声情并茂的教学观摩和经验报告会。这些老同志在关心青年教师成长、成才方面做了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为学校事业的发展献计出力而感到心慰。

  配合招生就业处搞好招生就业工作。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趋势的推进,同时又伴随着高考人数呈逐年下降的趋势,因而搞好招生宣传,争取优质生源,促进学校发展尤为重要。退休下来的老同志仍然以关心学校发展为已任,发挥余热,充分利用原有人脉关系,尽心尽责地做好招生宣传工作并取得成效。退休教师张家驯负责常州地区3所学校的招生宣传,即使天再热,人再累,都不厌其烦地深入到生源基地学校搞好招生宣传。近几年,年年超额完成招生任务,受到大家的赞许。就业是民生之本,学生能就业、就好业,对于学生的发展和家庭经济的改善至关重要。退休教师魏崇光、刘保河以自己广泛的人际资源和师生关系,关心学生的就业,多次介绍用人单位到机械学院招聘毕业生。至今已有10多位毕业生分别到苏州硅湖职业技术学院,金山职业技术学院、金肯职业技术学院任教或就业。

  配合团委指导学生社团和科研工作。退休教师滕效贤(常州著名诗词创作家),利用自己的业余时间和特长,热心指导大学生文学社团诗社,开设讲座,共享文学带来的乐趣。他将自己创作的《勿懈》七律诗赠予大学生们。《勿懈》:跻身学府乐陶陶,刻苦辛勤结硕桃。应解人生刚起步,莫将心力向闲抛。书山道路无穷尽,远岭群峰有手招。拾级向前休止歇,攀登绝顶尔为高。大学生们从中受到教育与启迪。关工委老教授、老专家在校团委举办的挑战杯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立项评审、大学生人文社科类学术论文、艺术作品竞赛等活动中,担任评审和指导老师,帮助学生提高动手能力和综合素质。另外,校关工委还配合团委组建爱心超市,把教职工及老同志平时捐献和毕业生离校前捐赠下来的生活与学习用品汇集起来,经过清洗与整理,提供给困难学生领用。

  配合离退休工作处组织和发动老同志参与关工委工作。每年年底,离退处都要召开当年退休职工座谈会。校关工委领导都亲临会议,向刚刚退下来的同志宣传关工委工作的重要性,关工委的性质、任务和工作方针,号召和发动更多的老同志关心、支持关工委工作,继续为青年教师培养、青年学生成才发挥余热。通过双向选择,让有一定专长的老同志投入到关工委工作队伍中来,从而各尽所能、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目前,我校有条件参与关工委工作的老同志占离退休职工人数的70%以上。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面向未来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接续奋斗。全党都要关注青年、关心青年、关爱青年,…… ”十八大报告给予我们无穷的力量,关心下一代工作是功在当前,利在千秋的伟大事业,我们将继续努力探索,开拓创新,悉心搭建更多的工作平台,吸引更多的离退休老同志参与关心下一代工作,不断拓展关爱工作领域和提高关爱工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