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出服务 统筹推进“四型”关工委建设的思考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5-08-09浏览次数:1750

 

  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关工委 戴洪生 解鹏

  江苏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党组[2010]51号文提出:要按照学习型、服务型、调研型、创新型的要求和建立长效机制的目标,锲而不舍地努力,把各地各校的关工委建设成为有活力、有凝聚力、有战斗力、有影响力的和谐集体四型关工委的提出,不是一句简单的口号,也不是一种突发奇想的创意,而是对关工委二十多年工作经验总结的提升,也是对关工委工作规律认识的深化,更是关工委工作理论与实践日臻成熟的体现。建设四型关工委是唱响主旋律,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与中国梦的客观需要,是凝聚正能量,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需要,也是加强自身建设、全面提高关工委工作规范化、制度化与科学化水平的必然需要。这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责任。这既是工作目标,也是工作任务;既是一个新的命题,又是一项系统工程;既是当务之急,又是长远之计。

  关工委工作离不开学习、服务、调研与创新,但学习型、服务型、调研型与创新型关工委与之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虽然只多了一个字,但意义不同,要求更高,内涵更深,特征更明显。字其本义是铸造器物用的模子,这就是说建设四型关工委不是一般强调学习、服务、调研与创新,而是要遵循关工委的24字工作方针,按照科学有效,稳定持久,规范明确的要求,建成一整套保障关工委开展学习、服务、调研与创新的组织模式、制度安排与运行机制,使之在关工委组织内成型或定型。具有整体性、长期性、规范性与权威性的特征,真正实现关工委工作的规范化、常态化与制度化。

  学习、服务、调研、创新四位一体,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促进。学习是基础,调研是前提,创新是关键,服务是核心,是落脚点。学习、调研、创新要回答需提供什么服务、如何提供有效服务的问题。学习成效、调研与创新的成果必须通过活动推进来体现,必须通过为大学生健康成长、学校发展与社区服务来彰显。学习、调研、创新的目的全在于应用,在于服务。因此,笔者认为,要突出服务,统筹推进四型关工委建设。

  勤学习,夯实服务基础。我们处于日新月异、瞬息万变的知识经济时代。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新情况,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新特点,对高校关工委工作内容的方法提出了新要求。关工委老同志在拥有五大优势的同时,由于离开岗位,资源有限,信息不足,精力减退等原因,不同程度地会产生知识、能力恐慌。解决这一矛盾,必须加强学习,建设学习型关工委,为做好服务夯实基础。其内涵要把握好四点:一、树立先进的学习理念,如学无止境学海无涯活到老、学到老终身教育理念,开放学习与团队学习理念,学习工作化与工作学习化的理念。二、建立必要的学习培训制度。制度是管根本,管长远的。要建立符合关工委特点的学习培训制度,并使之落地生根。学习与培训要围绕提高关工委干部素质与工作能力两大目标,营造利于学习培训的组织氛围,精选内容,优化方法,在继承传统学习培训方式的基础上,积极探索采用科学学习培训方法与先进科技手段,运用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相结合的方法,将个人自学、网络学习、团队学习,听取领导专家报告、外出考察等有机结合起来,开展多形式、多层次、多渠道的学习培训,认真向书本(文件)学习,向实践学习,向工作对象学习,以提升学习培训质量。三、选择适时的学习方法。当前特别强调团队学习,团队的学习力直接影响关工委的整体战斗力。通过团队学习可以把个人的智慧和力量充分汇聚到组织的建设与发展上来,产生高于个体的集体智慧与集体力量,加强团队学习是建设学习型关工委的关键所在。四、坚持学用结合、学以致用。学习型关工委对五老学习的要求与期待,显然与一般的学习不同,应把学习作为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重要途径与方式,学以立德、学以增智、学以强能,实现凝聚共识,自我完善,自我提高。

  重服务,增强服务实效。服务型关工委重在服务、贵在活动。开展活动是关工委工作的重要内容,是提高关工委服务质量与增强服务实效的重要途径。关心下一代工作是关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工程,是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的希望工程,是关系千家万户切身利益的民心工程,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工程。高校是人才培养的摇篮,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的重要阵地。高校关工委要从战略高度、时代高度与全局高度来认识搞好服务工作的重要性,以现职党政领导为主导,以离退休老同志为主体,以关心、关爱、关注大学生及青年教工健康成才为主题,以搭建平台、开展活动、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为主线,充分发挥配合补充作用、参谋助手作用与桥梁纽带作用,在助教、助学、助困、助业中切实为大学生成人成才服务。

  建设服务型关工委必须转变服务观念,寓服务于活动中,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服务体系;积极整合校内外服务资源,拓展服务领域;创新服务载体,改进服务手段,丰富服务内容;提升服务功能,调动现职领导、委员职能部门与离退休老同志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增强服务实效,为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与可靠接班人添砖加瓦。

  建设服务型关工委要在关工委工作常态化、长效化上求突破。我省绝大多数公办高校关工委已成为常态化工作合格单位。但这是初步的、低标准的、浅层次的常态化,必须进一步巩固提高,在更高、更宽的层次上实现关工委工作长效化。常态化与长效化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常态化是日常工作的标准、要求与措施,更多地是过程导向;长效化是在工作中呈现出的成绩、成果,希望长期保持、长期稳定与长期有效,偏重于目标导向。关工委服务工作要从长效化着眼,常态化着手,进一步巩固与完善关工委的领导机制、组织机制、运行机制、保障机制与激励机制;加强关工委队伍建设,强化核心层,提升骨干层,扩大参与层,不断提高老同志的参与率、参与程度和参与水平;发扬五老精神,围绕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与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立德树人的中心工作,把学校所急、大学生所需、老同志所能三线交一,制订好工作双菜单,切实做好大学生在政治上引导、学业上指导、生活上辅导与心理上疏导的服务工作。关工委工作不在于多,在于精,在于特,在于有实效。当前要在推进二级关工委工作常态化上做文章。关工委工作主体与对象在基层,任务落实靠基层,工作效果与工作活力体现在基层,工作经验来自基层。要把工作重点放在基层,在二级关工委的思想、组织、机制与制度建设上有新突破,在开展活动,做好服务,增强服务工作的针对性与实效性上有新进展。

  善调研,把握服务重点。调查研究是我党做好各时期工作的传家宝与基本功,也是关工委工作的基本内容与基本工作方法。不仅是谋事之道,而且是行事之基,成事之源。高校关工委要把调查研究制度化,借助人才济济的有利条件,增强忧患意识与责任意识,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把握服务重点。调研要做到善于,必须从三方面苦练基本功:一、在调研前确定选题上下功夫。调研内容应在关工委工作涉及的热点、难点与兴奋点中,有的放矢地选定。课题可大可小,既可选实用性的课题,也可选带有方向性、前瞻性的战略性课题;既可选单一性的课题,也可选综合性的课题;既可选有价值的较长时间跟踪的课题,也可选需及时调查、快速反映、适时提供情况与建议的时效性课题。二、在上下功夫。调研中要着重于,掌握真实信息,了解全面情况。对调查来的数据、素材去伪存真、去粗取精。调查后要偏重于,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来分析问题,准确把握事物发展规律和态势,提出对策、建议、思路与措施。三、在调研方法上下功夫。一方面要继承与完善传统方法,如召开座谈会,研讨会,走访调查,蹲点调查,实地考察等。另一方面要学习与运用现代方法。如问题调查、抽样调查、民意调查、网络调查等。互联网上,鼠标一点,网络一搜,天下大事,尽收眼底。老同志应学会查寻。查到的信息虽有参考价值,但由于网络管理不够健全等原因,其中一部分水分多、偏差大、并非全面、翔实 与可靠、需谨慎。调研只有上下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结合,横向研究与纵向研究结合,传统方式与现代手段结合,才能为字添彩。

  强创新,提升服务水平。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关工委提升服务水平、永葆生机与活力的源泉。建设创新型关工委基本原则是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结合;基本要求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主要任务是推进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全国教育关工委推出了高校关工委十大工作品牌:特邀党建组织员、五老报告团、主题教育活动、青蓝工程、校园文化传承、社团指导、大学生生涯导航、老少共话、帮困助学、专题调研。我省教育关工委也评出了江苏大学、杨州大学、江南大学等获创新工作奖。这些品牌与奖项涵盖了关工委工作的主要内容,体现了创新型关工委基本原则、基本要求与主要任务的精神,都是高校关工委结合实际、长期实践、大胆探索、不断创新的结果。品牌和奖项是竞争实力和教育价值的集中体现。一个品牌就是一个标杆,一个奖项就是一个典型,都凝聚了五老的智慧与力量。这些品牌与奖项,推进了关工委工作常态化、长效化,提升了关工委的服务水平与社会影响力。实践证明,创新出品牌、出成果、出水平。高校关工委要强化创新意识,向创新的标杆典型学习,适应形势发展和时代需求,在思想观念、工作理念、工作载体、工作内容、工作体制、机制上进一步创新,努力创建创新型关工委。